防爆露點儀的防爆設計是為了確保其在有易燃易爆氣體或蒸汽存在的危險環境中安全可靠地運行,防止因儀器產生的電火花、熱表面等點燃危險物質,引發爆炸事故。以下從多個方面介紹其防爆設計:
防爆原理
1.隔爆型(Ex d):這種設計理念是將儀器可能產生火花、電弧或危險高溫的部件置于一個堅固的外殼內。該外殼具有足夠的強度,能夠承受內部爆炸產生的壓力而不破裂,并且能阻止內部爆炸火焰和高溫氣體傳播到周圍的危險環境中,從而避免點燃外部的易燃易爆物質。
2.本安型(Ex ia 或 Ex ib):本安型設計是通過限制電路中的能量,使在正常工作或規定的故障條件下,電路產生的電火花和熱效應都不足以點燃周圍的爆炸性氣體混合物。它從本質上保證了儀器在危險環境中的安全性,即使發生故障也不會引發爆炸。
結構設計
1.外殼材質:通常采用高強度的金屬材料,如不銹鋼等,制造堅固的外殼。這些材料不僅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能承受一定的沖擊和碰撞,還具備較好的抗腐蝕性能,可適應惡劣的工業環境。外殼的設計要符合相關防爆標準的要求,例如外殼的厚度、結構強度等都有嚴格規定,以確保在內部發生爆炸時能有效阻止火焰和壓力的傳播。
2.密封設計:為防止爆炸性氣體進入儀器內部,防爆露點儀的外殼采用可靠的密封結構。密封材料通常選用具有良好耐老化、耐化學腐蝕性能的橡膠或塑料等。密封處的設計要保證在長期使用和不同環境條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外界易燃易爆氣體進入儀器內部,與可能產生的火源接觸。

電氣系統防爆設計
3.電路布局與隔離:對儀器內部的電氣電路進行合理布局,將可能產生危險能量的電路與其他電路進行有效隔離。例如,將高電壓、大電流的電路部分與信號處理電路分開布置,減少相互干擾和可能產生的電火花傳播風險。同時,采用電氣隔離技術,如光電隔離、變壓器隔離等,確保不同電路之間的電氣連接安全可靠,防止故障時能量的異常傳遞。
4.本質安全電路設計:對于采用本安型防爆設計的露點儀,其電路設計遵循本質安全原則。通過選擇合適的電子元件,限制電路中的電壓、電流和能量,確保在正常工作和故障狀態下,電路產生的能量都低于可燃氣體的最小點燃能量。例如,采用低功耗的芯片、電阻、電容等元件,并對電路進行精心設計和計算,保證電路的安全性。此外,還會設置過壓、過流保護電路,當電路出現異常情況時,能及時切斷電源或限制能量,防止產生危險的電火花。
5.電氣設備選型:選用符合防爆標準的電氣設備和元件,如防爆電機、防爆開關、防爆傳感器等。這些設備和元件在設計和制造時都經過了嚴格的防爆認證,能夠在危險環境中安全運行。例如,防爆電機采用特殊的絕緣材料和結構設計,防止電機運行時產生的電火花和高溫引發爆炸。
散熱設計
在危險環境中,儀器產生的熱量如果不能及時散發出去,可能會導致局部溫度過高,成為潛在的點火源。因此,防爆露點儀的散熱設計至關重要。
1.散熱結構:通常在外殼上設計有散熱鰭片、散熱孔等散熱結構,增加散熱面積,提高散熱效率。這些散熱結構的設計要符合防爆要求,既要保證良好的散熱性能,又要防止外界易燃易爆氣體通過散熱結構進入儀器內部。
2.散熱方式:采用自然散熱和強制散熱相結合的方式。對于一些發熱量較小的儀器,自然散熱可能就能夠滿足要求;而對于發熱量較大的儀器,則需要配備散熱風扇等強制散熱設備。在使用強制散熱設備時,要確保其符合防爆標準,防止風扇運轉時產生的電火花或熱量引發爆炸。
防爆認證
防爆露點儀在設計和制造完成后,必須通過嚴格的防爆認證,以證明其符合相關的防爆標準和要求。常見的防爆認證標準有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制定的標準、歐洲的ATEX標準、美國的FM和CSA標準等。儀器制造商需要將產品提交給專業的認證機構進行測試和評估,認證機構會對儀器的防爆性能進行全面檢測,包括外殼強度、密封性能、電氣安全性、散熱性能等方面。只有通過認證的產品才能獲得相應的防爆認證標志,并被允許在危險環境中使用。
通過以上多方面的防爆設計,防爆露點儀能夠在危險環境中安全可靠地運行,為工業生產中的氣體露點測量提供準確的數據,同時保障人員和設備的安全。